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之声 >> 正文
院部之声
我校郭阳博士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2023-12-21      电气学院      蒋红      点击数:

近日,我校电气学院教师郭阳博士以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讯作者在《Ceramics International》(中科院分区1Top期刊)上发表题为Heterogeneous interface engineering of N–doped carbon onion nanotube chains toward prominent microwave absorptionhttps://doi.org/10.1016/j.ceramint.2023.12.131的学术论文。该成果由我校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完成,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相关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四川省科技厅面上项目等基金资助。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CONC–based composites.

该成果基于蜡烛燃烧过程中收集的碳纳米管链为原料,对其在300-400°C下进行高温渗氮处理3h,获得了碳掺杂碳纳米管链 (NCONC-400) 异质结构。在渗氮温度为 400°C,厚度为 1.4mm 的条件下,NCONC-400 的最大有效吸收带宽为 4.71 GHz (13.08GHz-17.79GHz),最小反射损耗值为 -35.47dB (15.12GHz)。这项工作阐述了氮掺杂碳洋葱纳米管链在性能调整和阻抗匹配优化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合成轻质、厚度薄、宽带宽和性能高的微波吸收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郭阳博士以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讯作者在《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中科院分区1Top期刊)上发表题为Gradient multilayer interface–coupled FeNi@C@SiO2 for enhanced anti–corrosion and preeminent microwave absorptionhttps://doi.org/10.1016/j.surfcoat.2023.130312的学术论文。该成果由我校(郭阳博士、郭筱瑛副教授)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完成,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相关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四川省科技厅面上项目等基金资助。

该成果基于异质界面工程,采用CCVDStöber联合技术在FeNi 表面构筑了梯度界面耦合C@SiO2结构。由此制备的FeNi@C@SiO2复合结构展现出出色的微波吸收性能和抗腐蚀行为。具体的来说,在厚度1.4mm下,FeNi@C@SiO2的最大有效吸收带宽为6.27GHz (11.29-17.86GHz)此外,FeNi@C@SiO2RCS缩减值可达到16.73dB·m2FeNi@C@SiO2的腐蚀速率CR低至7.48×10-11m/s。该研究为开发双功能吸波材料以应对极端环境的挑战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参考。

(编辑/李德艳; 审核/钟玉泉 赵相瑜)

Baidu
sogou